找回密码
 加入W10
查看: 8|回复: 1

电子制造企业搞低碳生产:从设计到厂区,这些实用招儿帮你落地

[复制链接]
TONY 发表于 2025-11-28 14:55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各位电子制造圈的同行们,咱天天跟电路板、元器件、生产线打交道,肯定能感受到 “低碳” 已经不是喊口号了 —— 客户要绿色认证,政策有减排要求,连自家厂区的电费、耗材费算下来,低碳生产其实也是在降成本。不过具体该从哪儿下手?别慌,咱从电子制造的全流程拆解开,一步一步说清楚,都是能直接落地的实在办法。

首先得明确,电子制造的低碳不是某一个环节 “单打独斗”,而是从产品设计开始,到供应链、生产线、仓储物流,再到厂区运营,每个环节都能找到减碳空间。咱先从最源头的 “设计” 说起,这步做好了,后面能少走很多弯路。

第一步:从产品设计端 “抠碳”,打好低碳基础

电子产品的碳足迹,其实从设计图纸画出来的时候就定了大半。咱设计时多花点心思,后续生产和使用阶段的碳排放能直接降下来,具体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:

1. 优先选 “低碳元器件”,把好材料第一道关

别再只盯着元器件的性能和价格了,现在很多供应商会提供 “碳足迹报告”,比如电阻、电容、芯片这些常用件,优先选那些生产过程中能耗低、排放少的。举个例子,同样规格的芯片,有的厂家用了光伏供电生产,碳排放比传统工厂少 30% 以上,咱采购时把 “低碳” 加入筛选标准,整体碳排放量自然就降了。另外,尽量选无铅、无卤的环保材料,不仅符合 RoHS 等法规,后续处理时也能减少有害物排放,这也是间接减碳。

2. 简化设计 + 模块化,减少耗材还方便维修

很多时候咱为了追求极致性能,会把设计搞得特别复杂,其实没必要。比如电路板,能集成的功能尽量集成,减少板卡数量;外壳设计尽量用单一材质,避免多种材料拼接,后续拆解和回收更方便,也能减少生产时的能耗。还有模块化设计,比如手机的电池、屏幕,电脑的内存、硬盘,做成可更换的模块,用户坏了不用整个换新,直接换模块就行,这样能延长产品生命周期,减少因 “过早淘汰” 产生的碳排放 —— 要知道,生产一个新电子产品的碳排放,比维修一个旧产品高多了。

3. 考虑 “轻量化”,降低生产和运输能耗

电子设备不用追求 “厚重”,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,尽量用轻量化材料。比如笔记本电脑的外壳,用高强度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钢板,重量能减 20% 以上,生产时融化铝材的能耗比钢材低,后续运输时,每台设备轻一点,整批货物的运输油耗也能省不少。还有充电器,现在很多厂家做的迷你快充头,不仅方便用户携带,生产时用的塑料和金属材料更少,能耗也更低,这就是典型的 “轻量化减碳”。

第二步:供应链 “协同减碳”,把低碳延伸到上下游

电子制造离不开供应链,比如芯片来自晶圆厂,外壳来自注塑厂,包装材料来自纸品厂,只靠自己工厂减碳不够,得拉着上下游一起干,这样才能形成 “低碳链条”。具体可以分两步走:

1. 给供应商提 “低碳要求”,明确减碳目标

咱跟供应商合作时,别只签质量和交货期的协议,把 “低碳” 也加进去。比如要求注塑供应商在生产外壳时,使用 30% 以上的再生塑料;要求包装供应商用可降解的纸质包装,代替传统的泡沫和塑料膜。还可以定期跟供应商沟通,了解他们的减碳进展,比如有没有安装光伏板、有没有优化生产工艺,对那些减碳做得好的供应商,咱可以优先合作,甚至给点价格优惠,这样供应商才有动力跟着咱一起减碳。

2. 优化采购和运输,减少 “不必要的碳排放”

很多时候供应链的碳排放,其实是 “浪费” 出来的。比如采购元器件时,为了应急频繁找多家供应商小批量供货,每次运输都用小货车,油耗高、效率低;或者把不同地区的供应商的货分开运输,来回跑好几趟。咱可以优化一下:比如把同地区供应商的货集中采购,凑够一整车再运输,这样能减少运输次数;跟距离近的供应商合作,比如本地的注塑厂、包装厂,比从外地调货节省很多运输能耗。另外,尽量用铁路或水路运输,代替公路运输 —— 同样的货物,铁路运输的碳排放比公路低 60% 以上,虽然时效可能慢一点,但提前规划好交货期,完全能应对。

第三步:生产线 “节能改造”,降能耗就是减碳

工厂的生产线是能耗大户,比如 SMT 贴片机、回流焊炉、注塑机、空压机,这些设备一天 24 小时转,电费占了生产成本的不小比例,而能耗降下来,碳排放自然就少了。咱从设备、工艺、能源三个方面入手,改造起来不难:

1. 给老设备 “升级”,换成节能款

很多工厂还在用七八年前的老设备,这些设备不仅效率低,能耗还高。比如回流焊炉,老款的加热管是电阻加热,热效率只有 60% 左右,换成红外加热的新款,热效率能到 90% 以上,一天下来能省不少电。还有空压机,老款的螺杆空压机,空载时能耗还是很高,换成变频螺杆机,空载时能自动降速,能耗能减 30%。可能有人觉得换设备要花钱,但算笔账:一台节能回流焊炉大概多花 10 万块,但一年能省 5 万电费,两年就能回本,后续都是纯节省,还能减碳,特别划算。

2. 优化生产工艺,减少 “无效能耗”

除了换设备,优化工艺也能省能耗。比如 SMT 生产时,很多工厂会把回流焊炉的温度设得过高,其实只要能满足焊接要求,温度越低越好 —— 温度每降 10℃,每小时能省 1.5 度电。还有注塑工艺,模具的加热温度和冷却时间可以优化,比如用模温机精准控制温度,避免过度加热,冷却时间根据产品厚度调整,别一味地延长,这样既能提高生产效率,又能减少能耗。另外,尽量避免 “夜间生产”,不是说不能夜班,而是夜间电网的负荷低,电价可能便宜,但很多地区夜间的电力来源中,火电的比例更高,碳排放比白天高,所以如果能调整产能,尽量把主要生产安排在白天,用光伏、风电等清洁能源比例高的电力。

3. 回收利用 “余热余能”,变废为宝

生产线在运行时,会产生很多 “浪费的能量”,比如回流焊炉排出的热风、空压机产生的余热,这些都能回收利用。比如在回流焊炉的排气口装一个热交换器,把排出的热风热量收集起来,用来加热车间的空气,冬天就不用开暖气了;空压机的润滑油在运行时会升温,用一个换热器把润滑油的热量传递给冷水,加热后的水可以用来员工宿舍的洗澡水,或者车间的清洁用水,这样就不用再用电加热水了。这些回收改造的成本不高,但能实实在在地减少对电网电力的依赖,降碳又省钱。

第四步:厂区运营 “细节减碳”,从小事积少成多

除了生产环节,厂区的日常运营也有很多减碳空间,比如办公、食堂、物流,这些看似小事,但积少成多,整体效果很明显。

1. 办公区:无纸化 + 节能设备,减少 “办公碳”

咱电子制造企业本身就是搞科技的,无纸化办公完全能落地。比如生产报表、质检报告,都用系统在线填写,不用再打印出来;会议用线上会议代替部分线下会议,尤其是跟外地分公司或供应商的沟通,能省下来回的交通碳排放。还有办公设备,比如电脑、打印机,换成节能款,电脑设成 “休眠模式”,不用时自动断电;打印机用双面打印,废纸收集起来二次利用,或者卖给回收站,让废纸能循环再生,减少树木砍伐 —— 要知道,生产 1 吨纸需要消耗 17 棵树,还得用大量的水和电,回收废纸再生能省不少资源。

2. 食堂和宿舍:减少浪费 + 节能改造

食堂是 “浪费重灾区”,很多员工打饭时眼大肚小,吃不完就倒掉,不仅浪费粮食,生产这些粮食的碳排放也白费了。可以搞 “小份菜”,让员工按需打饭,避免浪费;食堂的冰箱、冰柜,换成无霜节能款,比老款省电 20% 以上;厨房的抽油烟机和灶台,用节能款,比如红外灶台,热效率比传统燃气灶高 30%,还能减少油烟排放。宿舍区的话,安装智能电表,提醒员工节约用电;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,尤其是南方地区,一年有大半年能用到太阳能,能省不少电费。

3. 厂区物流:电动叉车 + 循环包装,减少 “移动碳”

厂区内的物流,比如从仓库到生产线的物料运输,很多还在用燃油叉车,碳排放高还吵。换成电动叉车,充电一次能跑大半天,每台叉车一年能减少 1.5 吨的碳排放,而且噪音小,车间环境也更好。还有物料包装,比如元器件用的托盘、纸箱,别用一次就扔,托盘可以回收重复使用,纸箱拆开 flatten 后,交给供应商下次发货时再用,或者自己工厂用来包装成品,这样能减少新包装材料的采购,降低包装环节的碳排放。另外,厂区内的员工通勤,如果距离近的话,鼓励骑自行车或步行,或者公司安排班车,集中接送,减少员工自驾的碳排放。

最后:建立 “低碳台账”,跟踪效果好调整

说了这么多办法,落地后得知道效果怎么样,所以最后一步,一定要建立 “低碳台账”。比如每天记录生产线的用电量、用水量,每周统计供应商的低碳材料使用比例,每月核算整体的碳排放量,看看哪些环节减碳效果好,哪些环节还有提升空间。比如发现某个生产线的能耗比其他线高,就去查是不是设备老化了,或者工艺没优化;发现供应商的再生塑料使用比例没达标,就跟供应商沟通,帮他们找再生材料的货源。这样有数据支撑,后续的减碳工作就能有的放矢,不会盲目去做。

其实电子制造搞低碳生产,不是 “额外的负担”,而是既能响应政策、满足客户需求,又能降低成本、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好事。从设计端的一个小改动,到生产线的一次节能改造,再到办公区的一张废纸回收,每一步都能为减碳做贡献。咱同行们可以从自己最熟悉的环节入手,慢慢推进,不知不觉就能把低碳变成工厂的 “新习惯”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hbxiaopan 发表于 2025-11-29 01:44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,学到了学到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W10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SEO|RPA|网站地图|W10站长论坛

GMT+8, 2025-11-29 03:25

免责声明:本站信息来自互联网,本站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,如有侵权等情况请联系362039258#qq.com(把#换成@)删除。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技术支持:云恒制造 www.yhzz.com.cn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