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加入W10
查看: 20|回复: 3

模塑封装是什么?

[复制链接]
TONY 发表于 2025-11-26 04:29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一、模塑封装的本质是什么?

模塑封装究竟承载着怎样的使命,让它成为电子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?

它是半导体的 “微观铠甲”,以环氧树脂为骨、硅粉为肌,将脆弱的裸片与键合结构妥帖包裹。这层看似朴素的塑封体,既要隔绝湿气与粉尘的侵蚀,又要搭建散热与导电的通路,更要缓冲温度变化带来的应力冲击,最终让裸片从实验室的样品蜕变为能直面复杂环境的实用器件。

为何塑料封装能在众多封装类型中占据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?

源于其恰到好处的平衡艺术。金属封装虽坚固却成本高昂,陶瓷封装耐热性佳但工艺繁杂,而塑料封装以环氧模塑料为核心,兼具材料易得、成型便捷的优势,更能通过配方调整适配从低功率 MCU 到高集成 SiP 的多样需求,如同为不同性格的硅芯定制合身的外衣。

二、工艺肌理:模塑封装的创作步骤如何铺展?

晶圆切割后的裸片,需经历怎样的铺垫才迎来塑封时刻?

在此之前,裸片已走过 “瘦身” 与 “安家” 的旅程。晶圆经机械研磨与化学抛光减薄至 50-200μm,如同为硅芯褪去厚重外衣,再沿划片道切割分离。随后通过导电胶或焊料贴装在引线框架上,完成与载体的初次联结,就像为画作备好画布,静待封装材料的填充。

最常用的转移成型工艺,藏着怎样的温度与压力密码?

这是一场精准调控的 “液态变奏”。储存在冷库的环氧模塑料先室温回温,送入加料室加热熔融,再在 5-15MPa 的压力下注入模具 —— 此时模具已加热至 150-180℃,让流动的树脂既能填满每道细微缝隙,又能在型腔中初步固化成型,如同在高温窑中烧制的瓷器,在压力与温度的共舞中定格形态。

压缩成型与转移成型的核心差异体现在何处?

前者是 “一体孕育”,后者是 “分段塑造”。转移成型设有独立加料室,树脂熔融后注入型腔;压缩成型则将模塑料直接放入型腔,塑化与固化在同一空间完成。当封装向薄型化、大尺寸发展时,压缩成型以更低的应力与更均匀的填充,解决了转移成型在薄壁封装中易出现的不充分问题。

塑封之后的后固化工序,为何被称作 “稳定的最后一跃”?

初步固化的塑封体仅完成 70%-80% 的交联反应,如同未干透的墨迹仍存流动风险。将其送入 180-200℃的烤箱烘烤 2-4 小时,能让环氧树脂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,固化度提升至 95% 以上,既增强了机械强度,又消解了成型时残留的内应力,让这层 “铠甲” 真正坚不可摧。

三、材料密码:环氧模塑料的配方藏着哪些玄机?

环氧模塑料的核心成分如何协同作用,成就其防护能力?

它是多种材料的 “和谐交响”:环氧树脂作为基体,提供基础的黏结与绝缘性能;硅粉作为填充剂,不仅降低成本,更能调节热膨胀系数,让塑封体与硅芯的 “呼吸节奏” 趋于一致;还有固化剂引发交联反应,偶联剂增强与芯片的黏结力,如同为防护铠甲注入不同功能的筋骨。

热固性塑料与热塑性塑料,为何前者成为模塑封装的首选?

热塑性塑料受热易软化,如同可反复塑形的蜡,无法抵御电子器件工作时的持续高温;热固性塑料则在成型时完成化学交联,从线性分子变为网状结构,冷却后即便再遇高温也只会碳化,不会软化变形,恰如烧制后的陶瓷,一旦成型便始终保持稳定形态。

四、匠心守护:如何规避模塑封装中的隐忧?

引线变形这一常见缺陷,背后藏着怎样的工艺诱因?

多是树脂流动与引线特性的博弈结果。高速流动的模塑料会对细如发丝的键合线产生冲击,若引线直径过细、布局过密,或模塑料黏度不适宜,便易引发横向位移。在高密度 I/O 器件中,这种变形可能导致短路,如同琴弦错位后无法奏响正确旋律。

封装中的空洞缺陷,该如何通过工艺调控加以规避?

空洞源于空气的 “悄然潜入”,可能藏在树脂流动的交汇之处,也可能因材料含湿量过高而生。通过 1-300Torr 的真空环境排空气体,控制模塑料的预热温度与湿度,优化填充路径避免熔体前沿交汇,就能让树脂如同细腻的颜料,均匀铺满每一处缝隙,不留气泡痕迹。

分层现象的本质是什么,如何从源头防范?

这是界面的 “悄然别离”,多因塑封料与芯片、引线框架的黏结失效所致。表面污染、固化不完全会削弱界面附着力,而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则会在温度变化时产生剥离应力。通过清洁表面、精准控制固化参数,选择与基材 CTE 适配的模塑料,就能让不同材料如同亲密的肌肤,紧密贴合不分离。

无铅电镀后的退火处理,为何是抑制锡须的关键一招?

锡须是无铅镀层的 “隐形威胁”,那些直径可达 10 微米的发丝状晶体,可能在长期使用中引发引脚短路。145-155℃下 2 小时的退火处理,能让镀层内部应力得到释放,调整晶体结构 —— 实验证明,温度高于 90℃时锡须便会停止生长,这一步如同为引脚穿上 “防护袜”,隔绝短路风险。

激光去溢料技术,如何改写传统清理工艺的局限?

塑封体边缘残留的毛边如同画作的多余笔触,传统喷砂、化学浸泡法要么清理不彻底,要么易损伤引脚。激光以精准的能量聚焦,能瞬间清除溢料却不触碰基底,既提高了效率,又保证了精度,让封装器件的引脚如同经过精修的银线,洁净而规整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真实性请自行鉴别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,如有侵权等情况,请与本站联系删除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西万路小混混 发表于 2025-11-28 04:48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看完收获满满,谢谢楼主的用心整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头像被屏蔽
370109632 发表于 2025-11-28 10:23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843445128 发表于 2025-11-28 10:39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支持这样的真实交流,比单纯的广告有意义多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W10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SEO|RPA|网站地图|W10站长论坛

GMT+8, 2025-11-29 05:06

免责声明:本站信息来自互联网,本站不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,如有侵权等情况请联系362039258#qq.com(把#换成@)删除。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 技术支持:云恒制造 www.yhzz.com.cn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