煤炭开采如何在保障能源供应与守护生态环境间找到平衡?
<div style="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10px;">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<img src="https://p3-flow-imagex-sign.byteimg.com/ocean-cloud-tos/image_skill/027180a4-028a-42d4-8f17-c144434890cd_1763754574900527889_origin~tplv-a9rns2rl98-image-qvalue.image?rcl=20251122034935A22A41DD824907CCD014&rk3s=8e244e95&rrcfp=026f1a63&x-expires=1795376975&x-signature=OEWHcpc61rVYiFo50BTyA8BSqjw%3D" style="width: 100%; margin-bottom: 20px;"></p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在我国能源结构中,煤炭长期占据重要地位,它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动力,也维系着亿万家庭的日常供暖。但提到煤炭开采,很多人会先想到黑漆漆的矿洞、满脸煤灰的矿工,以及开采后留下的裸露山体。其实,随着技术发展和环保理念的深入,煤炭开采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,只是这场变革背后,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。</p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山西大同的老矿工王建国,在井下工作了整整 28 年。他还记得刚入行时,矿洞里没有先进的通风设备,矿工们背着沉重的矿灯,弯着腰在狭窄的巷道里前行,脚下的积水常常没过脚踝。那时候,开采全靠人力,一天下来,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,回到家倒头就睡,连洗个热水澡都是奢侈的事。王建国的父亲也是一名矿工,退休后落下了严重的关节炎,每到阴雨天,关节就疼得直咧嘴。父亲常对他说:“咱挖煤的,就是拿命换饭吃,能平平安安退休就知足了。”</p>
<h2 style="font-size: 16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10px;">从 “人力凿煤” 到 “智能开采”,矿工的工作变了样</h2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王建国所在的煤矿,在 2018 年进行了智能化改造。如今,他不再需要下井,而是坐在地面的监控室里,通过电脑屏幕就能操控井下的采煤机。监控室的墙壁上,十几个显示屏实时显示着井下的温度、湿度、瓦斯浓度,以及采煤机的工作状态。“以前下井,心里总揣着一块石头,就怕遇到瓦斯爆炸、顶板坍塌。现在好了,机器干重活,我们在上面盯紧数据就行,安全多了。” 王建国笑着说,他的儿子今年也加入了煤矿行业,不过学的是自动化控制专业,负责维护智能开采设备,这让他特别自豪。</p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智能化改造不仅改变了矿工的工作方式,也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。以前,一个采煤工作面需要 20 多个矿工,一天最多能采 300 吨煤;现在,智能化工作面只需要 5 个工作人员,一天就能采 1000 吨煤,而且煤炭的回收率也从原来的 70% 提高到了 90% 以上。矿上的工程师李阳介绍:“智能采煤机配备了红外传感器和激光定位系统,能精准识别煤层厚度,避免采到岩层,既减少了资源浪费,又降低了开采成本。”</p>
<h2 style="font-size: 16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10px;">开采过后,被 “伤” 的土地如何重焕生机?</h2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煤炭开采难免会对土地造成影响,尤其是露天煤矿,开采后会留下大片的矿坑。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矿曾经就是这样,矿坑深达百米,周围的植被被破坏,一到刮风天,沙尘漫天飞舞,附近的村民只能紧闭门窗。2010 年,当地开始对矿坑进行生态修复,如今走进霍林河煤矿,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荒芜的矿坑。</p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负责生态修复的张教授,已经在这里工作了 13 年。他回忆道:“刚开始修复的时候特别难,矿坑里的土壤全是碎石和煤矸石,根本种不了树。我们先把煤矸石清理出去,再从别处运来适合种植的土壤,然后在土壤下面铺设防渗膜,防止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。” 经过多年的努力,矿坑周围已经种上了樟子松、杨树等耐旱树种,总面积达到了 2000 多亩。每到夏天,绿树成荫,还吸引了野兔、野鸡等野生动物来这里栖息。附近的村民王大娘说:“现在环境好了,我们夏天会来这里散步,冬天还能在这里捡松针当柴火,比以前强太多了。”</p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除了露天煤矿,井下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降问题也在逐步解决。在安徽淮南,煤矿企业联合科研机构,研发出了 “充填开采” 技术。这种技术就是把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、粉煤灰等废弃物,通过管道输送到井下采空区,然后用高压泵将其充填密实,从而减少地面沉降。截至目前,淮南煤矿已经用这种技术修复了 1000 多亩因开采沉降的土地,有些土地还种上了水稻,年产量能达到每亩 600 公斤。</p>
<h2 style="font-size: 16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10px;">煤炭开采的未来,还藏着哪些待解的问题?</h2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尽管煤炭开采行业在智能化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,但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。比如,智能开采设备的维护成本较高,一些中小型煤矿难以承担;生态修复需要长期投入,部分企业存在 “重开采、轻修复” 的想法;还有,如何进一步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,也是行业需要面对的问题。</p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王建国在监控室里看着井下运转的采煤机,心里既有欣慰,也有担忧。欣慰的是,现在的矿工不用再像老一辈那样冒险下井;担忧的是,随着新能源的发展,煤炭会不会被淘汰,自己和儿子的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。李阳工程师则认为,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发挥重要作用,关键是要通过技术创新,让煤炭开采变得更安全、更环保、更高效。张教授也表示,生态修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,只有这样,才能让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。</p>
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对于煤炭开采行业来说,每一个进步都凝聚着矿工、工程师、科研人员的心血,每一个待解的问题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攻克。或许,在未来的某一天,我们提起煤炭开采,想到的不仅是它为我们提供的能源,还有它背后那些守护安全、修复生态的温暖故事。</p>
<h3 style="font-size: 14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10px;">常见问答</h3>智能化开采设备出现故障怎么办?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智能化开采设备都配备了故障预警系统,能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发出警报。同时,矿上会安排专业的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,一旦出现故障,维修人员会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,确保开采工作尽快恢复。</p>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除了用于充填采空区,还有其他用途吗?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煤矸石还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,比如制作矸石砖、矸石水泥等。此外,一些热值较高的煤矸石还可以作为燃料用于发电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</p>生态修复后的土地能用于农业种植吗?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生态修复后的土地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测,只有土壤质量、水质等指标达到农业种植标准后,才能用于种植农作物。而且,在种植过程中,会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作物,并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,确保农产品的安全。</p>中小型煤矿难以承担智能开采设备的维护成本,有什么解决办法吗?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GOV可以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,比如给予中小型煤矿一定的资金补贴,帮助它们降低维护成本。同时,行业内可以建立共享维修平台,由专业的维修团队为多个中小型煤矿提供维修服务,提高维修效率,降低维修费用。</p>如何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碳排放?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可以通过改进开采技术,减少开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,从而降低碳排放。此外,还可以在煤矿区建设煤层气回收利用项目,将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层气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或作为工业燃料,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,减少碳排放。</p>煤炭开采行业的就业前景如何?<p style="font-size: 18px; line-height: 40px; text-align: left; margin-bottom: 30px;">虽然煤炭开采行业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,可能会减少一些传统的体力岗位,但同时也会新增一批与智能设备操作、维护、生态修复等相关的技术岗位。而且,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,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,只要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,在煤炭开采行业依然能找到合适的工作。</p>
</div>
这个分享太及时了,正好赶上我需要的时候 收藏了,以后遇到问题还能翻出来参考
页:
[1]